首页
主题教育
学院概况
通识教育
教学事务
学生工作
党建思政
下载专区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动态  公告通知
贵州省首届高校“五育并举”本科通识课程论文大赛获奖名单公告
发布时间: 2024-02-04 浏览次数: 1029

通识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重要载体。2023年11月首次启动的贵州省高校“五育并举”本科通识课程论文大赛,致力于为全省高校搭建通识教育成果交流平台。

贵州省首届高校“五育并举”本科通识课程论文大赛分为参赛报名、资格审核、材料提交、专家评审四个阶段,共收到11所高校的215篇课程论文。大赛组委会邀请贵州省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医科大学、铜仁学院等单位的12位专家学者担任评审组专家,按照不同赛道,按照一定比例,根据得分由高到低排名,评选出各类奖项。

获奖名单如下:

(一)一等奖获得者

序号

姓名

论文名称

学校

赛道

1

周燚

学习王阳明,做时代青年

贵州大学

德

2

陈楚晗

《化“锈”为“秀”:工业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贵州万山经验研究》

铜仁学院

智

3

冯小琴

《五育并举背景下贵州省黔东南地区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研究》

六盘水师范学院

体

4

张寒冰

美育视阈下苗族蜡染融入高校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探析

贵州师范大学

美

5

郑丹

劳动教育融入小学高学段语文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 以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为例

六盘水师范学院

劳

 

(二)二等奖获得者

序号

姓名

论文名称

学校

赛道

1

周江波

贵州高校思政课教育现状和对策探析——基于省内四所高校的数据分析

贵州财经大学

德

2

陈海鑫

《王阳明为什么能在龙场悟道?》

贵州大学

德

3

潘焙

浅析庄子“道”与“言”之间的内在逻辑

贵州大学

德

4

陈成

智育视域下基于AHP模型的贵州省体旅融合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六盘水师范学院

智

5

李玉婷

《论语》教育观对“五育”并举的启示探究

贵州财经大学

智

6

张腾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高校官方社交媒体对大学生防疫行为的影响研究——以新冠疫情为例

六盘水师范学院

体

7

韩保

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社会生态学模型分析

六盘水师范学院

体

8

陈雅馨

读文学经典如何实现审美教育—以林黛玉形象审美接受为例

贵州民族大学

美

9

谢及海

基于“五育并举”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培育路径探索

六盘水师范学院

劳

10

陈诗雨

五育并举理念下对大学生兼职状况的思考

六盘水师范学院

劳

 

(三)三等奖获得者

序号

姓名

论文名称

学校

赛道

1

雷子楷

王阳明《象祠记》的儒学视角探究

贵州大学

德

2

陈博雯

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现象调研分析

六盘水师范学院

德

3

王一芝

全媒体时代下公共事件的舆论失焦现象

六盘水师范学院

德

4

龚良香

网络热词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公主、王子请上车”为例

六盘水师范学院

智

5

吴学银

贵州省数字经济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六盘水师范学院

智

6

蒙荣娜

《尔雅》与侗族大歌共同体现的古老智慧

贵州民族大学

智

7

胡卫琴

我国科技孵化产业创新的效率测度及时空演化研究

贵州财经大学

智

8

赵晓璇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四年成绩动态分析——以六盘水师范学院为例

六盘水师范学院

体

9

罗孟杰

“脆皮大学生”现象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贵州财经大学

体

10

柏世佳

以美育人:文学经典的审美教育——以《红楼梦》贾探春形象审美接受为例

贵州民族大学

美

11

吴雨涵

大学生容貌焦虑的审美纾解

贵州财经大学

美

12

张芳芳

美育视角下小学语文课本剧教学实践研究--以课本剧《金色的鱼钩》为例

六盘水师范学院

美

13

陆瑞

欧阳黔森的历史观与人文关怀——以长篇小说《奢香夫人》为例

贵州财经大学

美

14

王忠会

“双减”背景下贵州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

贵州财经大学

劳

15

张欧妹

高校返家乡社会实践参与意愿研究视角下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现状分析

贵州财经大学

劳

 

(四)优秀奖获得者

序号

姓名

论文名称

学校

类别

1

骆彦君

“致良知”的跨时空交响——横向辨析与纵向探索看“致良知”

贵州大学

德

2

王锦伟

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生焦虑抑郁症状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贵州省某地方本科高校为例

六盘水师范学院

德

3

龚然然

学悟阳明思想,融贯新闻精神

贵州大学

德

4

陈欢

当代教育环境下“内卷”现状分析及疏解路径探究

六盘水师范学院

德

5

杨博航

“五育并举”视域下大学体育教学融入德育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六盘水师范学院

德

6

蒲灵芝

“五育融合”新时代理念下高校第二课堂“6+1”育人模式研究

贵州民族大学

德

7

吴倩

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生心理资本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以六盘水师范学院为例

六盘水师范学院

德

8

李银银

王阳明龙场悟道的哲学启示

贵州大学

德

9

唐玉莲

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防治的德育路径

贵州财经大学

德

10

罗欣欣

孟子与王阳明的跨时空对话——“致良知”对“知言养气”的继承与发展

贵州大学

德

11

徐春燕

跨越时空的对话--浅析王阳明与史铁生生命观

贵州大学

德

12

秦钰梅

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网络暴力

贵州财经大学

德

13

田爽

科举与家庭:贵州拔贡生的背景研究——以《道光二十九年己酉科贵州选拔同门录》为例

铜仁学院

智

14

罗丹

汾水意象与唐代诗歌

铜仁学院

智

15

孙福兰

诗词三重培育力量的哲学解读——基于诗词泛娱乐化趋向的反思

贵州大学

智

16

胡天雨

新文科背景下财经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通识课程群建设路径优化探析——以G大学为例

贵州财经大学

智

17

王红阳

论王阳明对个体独立性发展的启示

贵州大学

智

18

王悦

从网络文学谈文学创作——以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为依据

贵州民族大学

智

19

袁屹立

黑色消失”到“绿色重现”,城市边缘的“挖煤村”何以实现乡村振兴?——来自贵阳市观山湖区翁井村的典型案例

贵州财经大学

智

20

汤欣

猪拱箐苗民起义调查研究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智

21

卢一叶

论爱智教育作为一种生命教育

贵州大学

智

22

罗丽兰

猪拱箐苗民起义遗址开发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智

23

陈玉林

贵州“村超”“村BA”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研究

六盘水师范学院

智

24

何雨霞

阳明心学三大核心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贵州大学

智

25

杨昌学

解读阳明心学主题内涵与其时代之问

贵州大学

智

26

赵红梅

幼儿体育参与风险来源及防范研究

六盘水师范学院

体

27

杨欢

“五育并举”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

六盘水师范学院

体

28

王彩霞

“五育并举”视域下新时代高校以体育人的培养体系研究

六盘水师范学院

体

29

杨婷

苏轼诗词审美教育浅析

贵州民族大学

美

30

李沛欣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美育价值与教学建议

六盘水师范学院

美

31

李勇

田径运动项目的美术元素分析与应用

贵州大学

美

32

冯萍萍

浅论王维山水诗的美育价值

贵州民族大学

美

33

郑彦浩

色彩在电子游戏中的应用分析

贵州大学

美

34

曾琴

“五育并举”视域下三线文化融入高校美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六盘水师范学院

美

35

朱师佳

《“哲”中蕴“色”——哲学与色彩的交织

贵州大学

美

36

孟欣

城乡对立视域下民俗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的传承——以肖江虹“民俗三部曲”为例

贵州财经大学

美

37

黄梦

中国传统色彩在当代共同体意识建构中的传承——以红配绿为例

贵州大学

美

38

陈之强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五育并举”中美育教育实现模式研究

六盘水师范学院

美

39

喻治华

劳动教育融合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现状及创新路径探析——以贵州医学类院校为例

贵州医科大学

劳

40

李欣

《尔雅》六畜中“劳”文化探索

贵州民族大学

劳

 

(五)优秀高校组织奖

序号

院校名称

1

贵州大学

2

贵州财经大学

3

六盘水师范学院

4

贵州医科大学

5

贵州民族大学

6

铜仁学院

7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六)优秀指导教师奖(二等奖以上论文指导教师)

序号

指导教师

学校

1

朱小明

贵州大学

2

杨春君

铜仁学院

3

蒙贵莲

六盘水师范学院

4

刘思文

贵州师范大学

5

周梦

六盘水师范学院

6

吕海滨

贵州财经大学

7

马涛

贵州大学

8

刘凤霞

贵州大学

9

赵月

六盘水师范学院

10

郑凯歌

贵州财经大学

11

张昌爱

六盘水师范学院

12

余索

六盘水师范学院

13

胡菊芳

贵州民族大学

14

时俊雪

六盘水师范学院

15

卫佳

六盘水师范学院

 

上述获奖者相关证书、奖励将在下学期开学后发放。

新学期开始后,大赛组委会将与获奖单位和个人对接落实奖励发放事宜,请获奖者予以支持配合。

 

贵州省高校“五育并举”本科通识课程论文大赛组委会

                               2024年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