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学院叶婷婷报道吴立鑫摄影)2016年5月23日下午14:30,贵州大学阳明学院第七期阳明大讲坛在西校区圆形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讲坛主题为《政治学与幸福生活》,由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黄其松教授主讲,阳明学院院长张寒松教授主持。
本期讲坛主要围绕“什么是幸福生活”、“幸福生活与政治共同体”以及“政治学的基本问题与主题”三个方面展开。
“是人都希望生活幸福”——讲座一开始,黄教授便就塞涅卡的《论幸福生活》和亚里士多德的《尼可马可伦理学》的一部分为我们讲解,他提出,“幸福生活需要有一个最终的方向,而这个方向是需要和社会发展的潮流相适应的”,因此我们既要有精神的满足,也要有物质的满足。我们要控制自己的欲望,要有一个相对平和的心态,才过能过上能称之为幸福的生活。
那么幸福生活到底是什么呢?黄教授把它归为三点,即心灵的平静、物质的不匮乏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他说道,人至少要有一个比较殷实的物质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受尊重、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才能谈得上幸福。
接着黄教授从理论分析和现实对比两方面简单讲解了幸福生活与政治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他说人的本性的核心是人的社会属性,即人的价值观,而人的价值观只有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才是有意义的,所谓的社会环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共同体。
讲座临近尾声时,黄教授总结道,政治学的基本问题与主题的核心是个人与国家,国家与社会,而国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利益。社会是国家的边界,可以由社会和国家相互牵制。要想拥有幸福生活不是一个人的事,也需要别人的参与。社会的发展需要秩序,而社会秩序的核心是政治秩序,创造优良的政治共同体正是政治学学科的永恒追求。
讲坛最后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