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十七期阳明大讲坛于11月24日下午2:30在西校区圆形报告厅举行,主题为《数学的学习方法与应用及人生观的探讨》。本次讲坛由我校教学名师周国利教授主讲,阳明学院副院长廖敏副教授任主持。短短的两个小时里,周教授给同学们讲述了数学与人生的关系,也明确地指出了学习高数的方法。
讲座一开始,周教授跟同学们谈起了大家刚经历不久的高考,并透露2018年高考数学将要效仿国外学习方法进行改革,以及我国教育部希望经过改革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并掌握善于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四项技能,从而让学生从培养兴趣开始,了解科学价值观、应用价值观和人文价值观。
之后,周教授介绍了数学的核心素养,由数学抽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数学模型和数学分析组成。周教授以现场和大家互动的方式,将概率问题(例如同月同日生的概率)、奇妙的蜂房结构(正六边形)、黄金分割数0.618的产生及应用等问题一一生动地解密,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数学的奥秘和乐趣,也深深的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作用。
最后,周教授强调大学生应该有自己的人生规划,规划自己以后做什么、学什么。周教授总结道:学习数学,无论是北大还是厦门大学的学生,他们也在抱怨高数太难,其实,只要做到下面几点:努力、勤奋、善于学习、充分准备、上课认真听讲,高数便没那么可怕了。
讲座正值感恩节,阳明学院学生代表为坚守大学讲台数十年的周教授献上鲜花,本期阳明大讲坛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报道:蒋永超 拍摄:刘胜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