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下午14:30,贵州大学阳明学院2018年第九期阳明大讲坛——“绘画的魅力”——在贵州大学美术学院润正楼302报告厅顺利举办。本次讲坛由贵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耿翊教授主讲,阳明学院团委书记邓琳老师主持。共200余名阳明学子到场聆听。
讲座开始,耿翊教授就说,“学习艺术与学习文化知识一样,都需要下苦工。从事艺术表面上看起来游山玩水,其实需要十年甚至几十年的独立创作,其间的孤独与艰辛是难以言喻的。”
接着,耿翊教授以自己的一系列绘画作品为例,一边展示一边讲解,使在座非美术专业的同学们通过直观感受来领悟绘画的魅力。首先,从画的内容来看,耿翊教授提出,思想是一幅画的灵魂,而画的质感则决定了一幅绘画作品的品质。画里可以体现绘画者的心理状态、人生经历、社会环境以及对生活的认知,故而绘画作品传承的是一种思想。
从画的种类来看,耿翊教授主要介绍了素描和油画两类,其中包含了肖像、静物、风景等。在讲到肖像画时,耿翊教授不建议大家对着照片画,因为必须要“通过与模特的交流互动来掌握所画人物的内心和情绪”,如此画出来的肖像画才能生动、有感情。值得一提的是,耿翊教授的作品中有许多体现了贵州山水之美的风景油画,他说,“贵州的景不同于任何其他地方,它有一种独有的苦涩与神秘感。”此外,耿翊教授还为大家展示了他著名的《千面系列》油画作品,此系列作品耗时十余年,千余幅小幅油画组成,在全国各地持续展出,以“脸”为主题,绘制了贵州人民的“千面”之美。
讲座最后,耿翊教授用自身经历告诉我们绘画与学习都是一个养心的过程,都得耐得住寂寞,忍得了孤独,培养自己的独立思想。至此,2018年第九期阳明大讲坛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报道:杨雨蕊
摄影:杨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