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国耻 吾辈自强——人文学部学子热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汉语言文学2502班 李明圆
“十四载抗战艰难,已是过往,
八十年建设复兴,蒸蒸日上,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皆是希望!”
202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迎着九点钟耀眼的朝阳,我们2025级新生共同端坐于南校区足球场观看阅兵仪式。当历史的钟摆从1945年摆至2025年,沉重而肃穆的钟声敲在每一个人的心上。所有人都屏气静声,“于无声处听惊雷”,静待阅兵式的开幕……
国旗护卫队从人民英雄纪念碑走到天安门广场旗杆下,铿锵的脚步踏碎过去的血泪屈辱,告慰曾经的烈士英灵,宣告着中华民族浴火重生、走向伟大复兴的勇往直前!当国旗迎风飘展,所有人齐声高唱国歌时,我不禁热泪盈眶——从抗战到胜利,到如今的东方强国,我们走得太过艰辛!
随着阅兵式的进行,先进的武器一一亮相,“打击范围覆盖全球”的DF61、舰载激光武器、反无人作战机枪“金属风暴”……我惊叹于国家军事实力与综合国力的强大,更为中国“以武止戈,震慑寰宇”的气势震撼与感动!这不仅是一场军事力量的展示,更是一次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一场精神与信仰的传承!
“我赞美伟大的祖国,更要三倍地赞美她的将来!”拥有先进的武器,训练有素的军队,更因为拥有一群同样深沉地爱着这片土地的我们——每一位人民,我无比肯定中华民族必将走向光辉灿烂的未来,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豪迈阔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手中,我们要接过先辈们的旗帜,沿着他们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行。让我们贵大学子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
体育教育2505 杨婷(2025亚洲皮划艇激流回旋锦标赛女子单人划艇第一名;2025亚洲皮划艇激流回旋女子单人划艇团体第一名)
观看大阅兵时,装甲洪流与战机翱翔令人震撼,而我作为皮划艇运动员,却从铿锵步伐中看到了另一种“水流动力学”。受阅方阵如长河奔涌,每个士兵如精准划动的双桨,以绝对同步的节奏破浪前行。这与我每日在赛道中训练的韵律何其相似——最高级的协调,往往看起来像本能的律动。雄师列阵,铁甲生辉,当阅兵队伍以排山倒海之势驶过天安门,我感受到的不仅是国威军魂,更是一种直击心灵的震撼,劈波斩浪的皮划艇需要极致平衡:核心稳定才能应对湍流,正如受阅官兵用千次训练铸就泰山之稳。我们划桨追求人艇合一,他们踏步追求人枪合一,本质上都是将个体融入集体的艺术。静水之下必有暗流,盛世之中更需韧劲。今日我所见的不只是国家力量的展示,更是一部关于“持续发力”的教科书。回到训练场,我必将以阅兵精神为桨——每一次划行都带着劈波斩浪的决心,每一次冲刺都朝着升国旗的方向。水能载舟,亦能铸魂,我们水上健儿定以激流勇进之姿,与三军将士共护这锦绣山河!
汉语言文学2502罗美
《寄给一缕风》
九月的风啊,
你可有轻抚我流淌的汗水?
你可有掠过我颤抖的双腿?
你可是在问我为何立在高阳下?
睿智的风啊,
翻翻你记忆的书籍,
多少年前,
有人在我立足的校园里种下树苗?
多少年前,
有人在我脚下的土地上挥洒血泪?
多少年前,
有人在我目光所及处呐喊着扬旗?
多少年前,
有人在我踏足的土地上英勇牺牲?
八十年啊,
“抗战林”长得擎天,顶天立地。
八十年啊,
朗朗书声代替绝望炮火,充满希望。
八十年啊,
鲜花青草爬上昔日战场,迎接和平。
八十年啊,
祖国从成立到富强,生生不息。
亘古的风啊,
你穿梭人间千古,
我的先辈可有话带来?
春风又绿了江南岸,
他们说人民要穿得暖。
夏雨又润了黄土地,
他们说人民要吃饱饭。
秋霜又染了满山林,
他们说人民要活下去。
冬雪又盖了半个人间。
他们说人民要富强。
亲爱的风啊,
我站在烈日下,
我屹立在历史前,
因为爱国在我的血液里流淌。
它由先辈传给我。
汉语言文学2502 夏红婷:
“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目标召唤在前方⋯⋯”伴随着悠扬的歌声,我怀着激动无比的心情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阅兵,带给我极大的触动和深刻的自豪感。
阅兵式开始时,各类方队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在党旗、国旗、军旗的引领下,依次通过天安门,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与此同时各类新式武器的亮相,彰显着我们国家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也给予我们在新时代国际关系交往中更多的底气。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无人装备部队经过天安门时,一位老兵向其回礼,目光中的坚毅令人触动,当时他们只能用老式武器与敌人战斗,而今我们国家不断发展,拥有了更多与敌人战斗的方式,这种变化令人自豪。
这次阅兵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为国家奉献更多,像最后结尾的和平鸽一样飞向更广阔的天地,在各领域发光发热。
历史学2502 张淑婷
过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美丽的落霞,低飞的孤鹜与荡漾的秋水,共同构成滕王阁的秋日盛景。现在世界多极化,冲突不断,我国有“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钢铁般严明纪律的军队,守护着如今的盛世中国。
“正义必胜,团结必胜,人民必胜”是老兵们看向年轻一代人眼中的希冀,是青年士兵脚下的铿锵有力中响彻长空的决心,是青年学生合唱《松花江上》的歌声中的钦佩……
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我们作为有担当的青年大学生,军训是磨砺意志的磨刀石,是锤炼身体的擦枪布,是体味军旅生活的模仿画,一个个方梯队整齐划一、铿锵有力的步伐,让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会对自己有要求,有目标,为强国建设尽自己的力量。
汉语言文学2502韦一
回看整个阅兵仪式,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句简洁的口号“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不仅仅是铿锵有力的口号,更是中国军队无往不利的秘密所在,我们是为了正义、为了和平、为了人民在战斗。八十年前我们反抗日本侵略的战争是正义的,八十年后我们坚持不主动对任何国家发动战争,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同样站在正义的一边。八十年前的日本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种下了爱好和平的种子,八十年后的中国深知和平才能发展,合作才能共赢的道理,积极促进各方合作。八十年前党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八十年后党仍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从这样一句简约的口号中足以窥见中国的大国风范,历史与现在,过去与未来,阅兵式不止是对历史的纪念,更是对未来的展望。中国的人民军队始终坚持站在正义的一边,站在人民的一边,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
新闻2502宋锶琪
在军训期间观看阅兵仪式,给我带来了格外深刻的感受。
看着阅兵式上整齐划一的方队,那铿锵有力的步伐、坚定自信的眼神,我不禁联想到自己在军训中的点点滴滴。我们在军训中仅仅是练习简单的站军姿、走正步,就已经感受到了其中的艰辛,而这些军人却能将每一个动作都做到极致,背后付出的努力和汗水可想而知。他们的这种坚韧不拔、精益求精的精神,正是我在军训中需要学习和追求的。
阅兵式上展示的先进武器装备,更是让我深感震撼。这些国之重器不仅是国家科技实力的体现,也让我意识到强大的国防力量对于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这让我想起军训时,教官对我们讲述的军队历史和国防知识,让我更加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当抗战老兵出现在画面中时,我的心中充满了敬意。他们是历史的功臣,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浴血奋战。而我们在军训中所经历的一点点辛苦,与他们当年的付出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军训期间观看阅兵式,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军训的意义。它不仅是对我们身体的锻炼,更是对我们意志品质的磨砺,让我们学会担当、懂得奉献,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我相信,在军训中所学到的这些宝贵品质,将会伴随我一生,让我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勇敢地面对各种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哲学2501陆樱姿:
我曾无数次回望历史,五千多年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怎样一步一个脚印,踏开历史长河的巨浪,走到今天如此繁荣昌盛的地步。有这样一点被我反复思索,探究,那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古代君子的气度,近代中华民族的铁骨铮铮,现代中国人民的团结精神,横跨历史之长河,却依旧挺立,是因为他们的共性——有着民族的脊梁。军人,便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在202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在北京天安门举行阅兵仪式,也恰处我们贵州大学新生军训期间,我们作为后辈,瞻仰着前辈军人飒爽英姿,也继承他们的精神,锤炼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意志;凝视着祖国先进的军事科技,也鼓舞着我们,努力学习,奋发有为,早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一个伟大的祖国,正是由无数前仆后继的人,由打地基到一层一层楼筑起,虽经时间之冲刷,又历外部势力之侵袭,却有民族脊梁为钢筋,有前辈抛头颅洒热血,有吾辈兢兢业业,如此,才屹立不倒!在此,我再次呼吁所有中国的新青年:不忘来时之路,眺望美好征途,发扬军人精神,争做民族脊梁!
英语2503 漆怡郡
坐在九三阅兵直播屏幕之前,那一刻,我好像跨过了时空,与诗人艾青建起了很长的连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声音似乎一直盘旋在我的耳畔,我实在太想和他分享我眼里的一切,想必,他一定兴奋不已。
八十发礼炮声响,高悬于空,不绝于耳。时间与空间交融,鲜血与旗帜汇聚,铿锵有力的脚步声踏在这历史悠久的土地上,步步向前。礼炮铭记了胜利的八十年,也铭记了先辈们英勇牺牲的八十年。它们把“震撼”二字刻在了祖国大地上,刻在了英勇牺牲的烈士血液里,刻在了中华民族后人勃起的脉搏里,也刻在了世界人民一直追随的和平里。
镜头切换于和平鸽标志与人民解放军整齐步伐之间,这是央视媒体独具一格的礼物吧,请将这个特别的镜头献给“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份沉甸甸的期许。
士兵们从梁思成、林徽因设计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走到国旗台下,升起了属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历史和现在再次交融,李大钊先生那句“一掣现在的铃,无限的过去未来皆遥相呼应。”正是当下的写照。习近平总书记和阅兵总指挥在毛泽东主席的画像下相遇,所有的目光在此汇聚,广阔天地之下,这盛世如先辈们所愿吧,我当时这样想到,又不禁让眼泪打转于眼眶。
“与时俱进”,是我对此次阅兵最为深刻的一点。时代浪潮滚滚向前,碎片化信息交织、人工智能大数据兴起,太多部队第一次亮相,信息作战部队、无人作战部队、网络空间部队等顺应时代发展,海陆空全覆盖,将国防根基牢牢固定在这片伟大的土地上,民族脊梁被撑起,震撼的感觉再次深入我的骨髓。
此刻,镜头面向了高飞的和平鸽,面向了五颜六色的气球,面向了人们灿烂的笑脸,也面向了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
向先烈致敬、向民族脊梁致敬、向世界和平致敬。
感恩一切,感恩我可以坦然又自豪的在校园里记录下这些感谢。
汉语2503 胡浩宇:
赤县沉沦血雨浇,虎门烈焰焚旧霄。
甲午怒涛吞铁舰,马关耻约折龙腰。
金陵夜夜寒钟泣,卢沟月冷寇嚣嚣。
山河破碎尸横野,九州同恨卷狂飙!
井冈星火燎原起,延安塔灯照征袍。
平型关前破敌胆,台儿庄外斩倭枭。
青纱帐里游击战,百团大战烽火高。
十四载血浸焦土,终迎凯歌震九霄!
天安门楼宣言震,红旗漫卷旧尘消。
跨江援朝卫家国,戈壁惊雷铸盾矛。
改革春潮涌沧海,开放云帆破浪涛。
蛟龙潜渊探深蓝,神舟揽月巡天遨!
长安街阔惊雷动,三军列阵势吞鳌。
铁甲驰风尘蔽日,银鹰掠宇气凌霄。
东风列阵慑魑魅,航母劈波镇海妖。
老兵挥泪敬英烈,巾帼横枪胜羿雕!
汉语2502 吕方琴
《八十载清辉—致和平》
老兵的勋章,刻着十四年风霜,
每一道纹路,都是家国的屏障。
1945的硝烟,在影像里凝成和平鸽的形状,
2025的朝阳,轻轻抚上汉白玉的浮雕。
《保卫黄河》的旋律,还在耳边翻涌,
受阅的战鹰,掠过历史的天幕。
我们在军训中,体会坚持的重量,
才懂得先烈用生命,换得今日安康。
这跨越八秩的对话,只有一个嘱咐:
以吾辈之强,护山河万年长。
历史2501 罗李源
水调歌头·记九三阅兵
盛世雄师过,八秩证沧桑。 天安门外金甲,正气贯穹苍。 犹记卢沟晓月,浴血中原烽火,砥柱扶危亡。 功勋铭华表,铁骨化铜墙。
旌旗展,鹰隼啸,卫炎黄。 长安街上重器,自主铸锋芒。 巨浪冲天震慑,天威乾坤重整,寰宇共清光。 浩荡东风起,万姓颂宁康。
哲学2501钟易君
《不忘来时路,奋进新征程》
“大国重器震寰宇,英雄不朽耀千秋。强军砺剑新时代,江山万里固金瓯。”亲眼所见的震撼,往往比单纯的说教,更让人记忆深刻。观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意义。
56门礼炮、80响鸣放,既是对先辈们的缅怀,也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高歌。天安门广场上战士们身姿挺拔,滚滚钢铁洪流从广场前驶过,历史与现实在此时交汇,战机编队掠过天空划出彩虹,“人民必胜”的标语在广场上闪耀……正是中国人民艰难奋战,奠定了如今的海晏河清。也正是那些永不屈服的灵魂,滋养着民族的精神血脉。
“铭记历史的最好方式就是创造新的历史。”作为一名大一新生,我意识到自己不能仅仅做历史的旁观者,而应当成为历史的传承者。九三阅兵终将化作我们成长路上的精神养分。这堂特殊的历史课,将激励我培育自己的爱国热情,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在大学充分与发展提升自己,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书写新的历史。
日语2501 苗敬圆
当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庄严画面在屏幕上展开,历史的厚重感如潮水般涌来。作为贵州大学阳明学院人文学部日语专业的学生,此刻的我仿佛站在时空的交汇点——耳边回荡着中日交错的语音,眼前浮现着两个民族跨越战争与和平的漫长旅程。一种复杂而澎湃的情感在胸中翻涌,那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青年特有的爱国豪情,是穿越血火历史后的清醒与坚定。
直播中,老兵胸前勋章闪耀的光芒刺痛了我的眼睛。八十载春秋更迭,却无法抹去中华民族身上那场战争的深刻烙印。作为日语学习者,我们比同龄人更能直接触摸那段历史的双重脉络——我们既深刻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给祖国带来的深重苦难,也清醒认识到和平的珍贵与不易。这种双重认知让我们的爱国情怀更加深沉、更加理性。当屏幕里响起《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我不禁想起军训时与同学们高唱军歌的场景,两种时空下的爱国强音在此刻完美交融。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抗战先辈们的铮铮誓言穿越时空,在我们的军训场上得到了新时代的回响。站军姿时酸楚的双腿,正步走时湿透的军装,战术训练时磨破的手掌——这些微不足道的艰辛让我们得以窥见先烈们万分之一的不易。军训让我们体会到,爱国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纪律意识、集体观念和奉献精神。正如抗战先烈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长城,今天的我们同样需要用知识和汗水构筑国家的未来。
作为人文学部的学子,我们深知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和历史的见证。学习日语不是为了忘记历史,恰恰是为了更好地铭记历史。我们要用这门曾经伴随枪炮声的语言,搭建和平的桥梁,传递真实的声音。在全球化浪潮中,我们要做有根的世界公民——既胸怀人类共同未来,又永葆中华民族本色。这种文化自信与民族自尊,正是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与升华。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抗战历史给予我们最深刻的启示是:落后就要挨打,自强才能自立。当年先烈们用小米加步枪对抗飞机大炮,靠的是不屈的民族魂;今天我们要用创新与智慧迎接科技竞争,靠的是敢为人先的报国志。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自当以知识为剑,以理想为盾,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续写先辈的荣光。
直播结束时,掌声如雷贯耳,而我耳边却仿佛响起军训场上嘹亮的口号声。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奏响了这个时代最动人的交响乐——那是历史与未来的对话,是缅怀与奋进的和鸣。作为日语专业学子,我们将以语言为舟,以文化为帆,在跨文化交流的海洋中传递中国声音;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将以先辈之志为志,以民族复兴为己任,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八十载沧桑巨变,不变的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从抗战烽火到青春战场,从救亡图存到民族复兴,爱国主义的旗帜永远飘扬在每个中华儿女心中。我们将以这次观看直播为新的起点,将军训中磨练的意志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将澎湃豪情落实到日常行动,用实际行动证明:强国一代有我在,复兴路上写华章!
汉语言文学2504 纪丁心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当阅兵的号角划破长空,整齐划一的方阵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胸中的家国豪情与眼前的壮阔场景轰然相撞,我作为贵大新生,站在校园里回望阅兵场景,滚烫的自豪与炽热的热爱之情瞬间涌上心头。
在军训期间,我们全体大一新生集体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指引下,陆军不断改革创新,是守护国土的“钢铁长城”,用坚实脚步丈量每一寸山河,用铁血担当筑牢每一道防线;海军提高战斗力,是驰骋深蓝的“海上蛟龙”,以巨舰犁开万顷碧波,以利剑捍卫万里海疆;空军勤奋刻苦训练,是翱翔苍穹的“蓝天卫士”,凭银鹰划破云霄,凭赤胆守护领空安宁;武警部队用心关怀家国,是守护家园的“忠诚卫士”,在街巷间护佑民生,在危难时挺身而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实现更加美好生活,必须加快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我国人民军队拥有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担当,为我国强军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大一新生,我们正处在人生的新起点上。这次观看阅兵式,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让我们以抗战先烈为榜样,牢记历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
从伟大胜利到伟大复兴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这一路历经千难万险、千辛万苦
这一路栉风沐雨、披荆斩棘
阳明学院的学子们
定当牢记历史,汲取奋进力量
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文字:人文学部各专业学生
图片:谢余松
一审:贺越
二审:叶明
三审:周昌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