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大讲坛第168期】慈善、公益与商业 ——在“利己”与“利他”之间

2025年9月29日上午,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贵州省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会贵州大学阳明学院、贵州兰和兰律师事务所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会、教育基金会承办的中国人民大学陕大学堂暨阳明学院阳明大讲坛168期在贵州大学南校区大礼堂开讲。本次活动特邀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石教授主题为“慈善、公益与商业 ——在“利己”与“利他”之间 ”的专题讲座。李石教授长期从事国际关系、全球学等领域的研究,曾获“全国建功立业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是国际正义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伦理学研究室副研究员,同时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等职务。讲座由贵州省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会会长张寒松教授主持。阳明学院540余名学生代表现场聆听了报告。

本次讲座中,李石教授围绕“利己”与“利他”的核心议题,深入探讨了慈善、公益与商业的关系。首先从人性基础切入,指出“爱”与“同情心”是慈善行为的两大基石,并借助史前人类互助的考古发现与孟子“孺子坠井”的经典事例进行了生动阐释。

随后,李石教授明确了慈善的自愿性,强调其既非法律义务,也非必须强制的道德义务。在概念辨析上,讲座清晰区分了慈善与公益:慈善侧重于直接缓解个体痛苦,形式多为捐赠,常在突发事件中发挥作用;公益则旨在推动社会进步,通过专业组织长期、系统地运作,影响更为深远。

最后,讲座引入“社会企业”的概念,探讨了公益与商业融合的可能,并以英国经验为例,指出其根本必须立足于公益属性。李石教授总结认为,从慈善到公益的拓展,实质是人类爱与同情心的制度性延伸,是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次讲座引发学生深刻思考,在互联网时代,公益形式日益丰富,但仍应坚守公益初心,厘清利己与利他的界限,明确社会企业的定位,以此推动公益事业沿正确方向发展。


图:王娅琪

文:王粤丹 陈冰清

一审:刘欢

二审:叶明

三审:周昌洪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邮编:550025    邮箱:ymc@gzu.edu.cn
电话:0851-88202014    传真:0851-88202014
网站备案号黔ICP备050006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