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研活动顺利举行

为深化课程创新改革、夯实教学质量根基,2025929日晚,中国文化书院与阳明学院在南校区同渊楼201会议室联合组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研活动。副校长陈艳波教授莅临指导。阳明学院院长段忠贤主持会议,学院副院长胡玉群、教学督导组李炳林老师及课程全体授课教师参会。会议围绕课程考核优化、实践教学形式创新及教学资源整合三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会上,王胜军通报了课程考核方案前期研讨成果,明确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的具体占比标准及落地实施细则,为科学评价体系构建提供方向。刘青衢详细解读实践教学环节实施方案,提出联合中国文化书院读书会与学生社团资源的构想,旨在充分发挥书院文化育人效能。

自由研讨环节气氛热烈,与会教师各抒己见、碰撞智慧。汤伟建议将古琴伴唱、经典朗诵、短视频创作等形式融入课堂实践,让文化体验更鲜活;钟纯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建议依托贵州“四大文化工程”及酒、茶、刺梨等本土文化符号丰富实践内容,增强课程在地性;王玲创新提出“分散参观+文艺展演+专题报告”三位一体的实践考核模式,兼顾过程与成果评价;刘凤霞则建议溪山书房可作为班级读书会场所,以沉浸式场景助力学生深化文化思辨与传播实践。此外,其他老师们就考试成绩评判的公平性标准展开细致探讨,提出多项建设性优化建议。

针对授课教师们提出的教学需求,段忠贤、胡玉群现场作出回应,明确将在教室协调、场地保障、考务统筹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为课程落地扫清障碍 

最后,陈艳波副校长作总结讲话。他高度肯定了教师团队的深耕探索与辛勤付出,强调中华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大学生深化文化认知、增进文化认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智润心。他指出,实践教学形式可多元创新,但需始终紧扣“育人”根本,鼓励运用现代化手段呈现教学成果;课程考核需严守公平底线,严把试题质量关。同时要求相关负责人结合本次研讨的建设性意见,细化形成课程考核与实践教学的最终方案,叮嘱全体教师将教学质量置于首位,坚决杜绝“水课”,用心打磨课程品质。

此次教研活动的扎实开展,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优化升级筑牢基础,进一步明晰了后续教学重点与课程育人实施路径。

 

 

图文:周美林

一审:胡玉群

二审:叶明

三审:周昌洪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邮编:550025    邮箱:ymc@gzu.edu.cn
电话:0851-88202014    传真:0851-88202014
网站备案号黔ICP备050006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