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7日下午14:30,贵州大学阳明大讲坛2014年第三期在贵州大学花溪南校区大礼堂开讲。本次大讲坛由中国文化书院青年学者廖峰副教授担任主讲,由阳明学院院长张寒松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张寒松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廖峰老师。廖老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专业博士,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的科研骨干,还是新浪网“新史记”专栏的签约作家。
该讲座分为“儒家与诸子”、“理学与心学”两个部分。讲座中,他分别就“六艺”、“七略”、“四部”等中华文化典籍进行了讲解,深入浅出地勾勒出中华文化的历史脉络。
廖老师说,“六艺”本是官学,但孔子使之扩散到民间,从而广为人知。到了西汉,刘向父子编就“七略”,共分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大部分,其中辑略实为总序,因此可算作六种图书分类法。廖博士表示,这些典籍中,除“六艺”外,其它均由秦汉发展而来,这也驳斥了中华文化到了汉代停滞不前的说法。魏晋时期,荀勖把群书分为四部:甲部录经书(相当于六艺),乙部录子书(包括诸子、兵书、数术、方技),丙部录史书,丁部为诗赋等;“经、史、子、集”作为典籍编纂的“四部体制”,最终在唐初确立。值得一提的是:在隋朝,佛教典籍并未归于“四部”,而是单独列出。由此可知,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虽然经百年发展,但仍独立于中华文化。对比鲜明的是,清代《四库全书》把佛教典籍归入子部,不再被看作外来文化,而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在廖老师看来,所谓文献,就是典籍和贤人,一个是死的,一个是活的。韩愈站在中国文化的转折点上,创作《原道》一文,认为当时的“仁、义、道、德”已被佛教、道教所定义过,远离了圣王之学,因此必须重新定义。朱熹表彰《大学章句》,其意就是要恢复先王之教。遗憾的是,现在的情况却是:书还在,但圣贤不在了,文化也就由此中断。现实正如王阳明所感叹的:“三代之衰,王道熄而霸术猖;孔、孟既没,圣学晦而邪横。教者不复以此为教,而学者不复以此为学。”廖老师谈起他的教学经历,感叹:“‘小学’没教好,‘大学’没法教。”廖老师深刻的思想品格,犀利的语言风格,获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讲座后半部分,廖老师给大家推荐了一些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家。如廖平、康有为、章太炎、胡适、顾颉刚、钱穆、李泽厚、余英时等。廖老师还记得,当初读到钱穆的《国史大纲》的“四条信念”时,不觉因感动而泪流满面的情景。“钱穆几十年如一日站在讲台上,不为别的,就是为中国传统文化招魂!”他深有感触地说。
讲座结束后,许多学生来到讲台前与廖老师进行互动交流。对廖老师讲座中提到的文化断层问题,很多学生讲出了自己的观点。针对目前电子书盛行的时代,学生向廖老师询问:“电子书和实体书哪个好?”廖老师回答:“电子书促进读书,实体书让你有读书的感觉,让你真实地触碰到书的存在,这也就是图书馆存在的意义。”还有学生问起如何选择书籍、如何读书的问题,廖博士都给予了非常专业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