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9日,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组织召开“艺术类通识课程建设研讨会”。会议当天,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贵州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70余位教师现场聆听嘉宾发言,校外一千余人次收看了当天的网络直播。我院通识教育教研室主任、执教《中西戏剧对话: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课程的刘凤霞老师赴会学习交流。
本次会议为期一天,分上午的专题报告和下午的圆桌会议两个部分。由复旦大学通识核心课程“艺术审美与审美体验”模块负责人、哲学学院林晖教授、艺术教育中心包春雷副教授分别主持。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政治学系教授任军锋致辞。
图为参会人员合影
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尹爱青教授做了题为“新时代高校美育探索与实践——以东北师范大学公共艺术课程为例”的主题报告。尹教授开篇即提出如何贯彻、落实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问题,在对近20年我国各部门出台的美育相关政策、文件的详细梳理基础上,尹教授从做什么、为何做、如何做三个层面向与会嘉宾展示了她在《艺术体验与表现》课程中的美育实践。最后,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学生评价等方面,向大家展示了这门课的显著美育效果,下一步尹教授将带领团队继续打磨课程,致力于吉林省的金课建设。
图为东北师范大学尹爱青教授台上分享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睦教授做了《从清华美院到新雅书院》专题报告。李教授所授课程为“艺术的启示”,他从书院里的绘画讲起,指出美是应该被感知的,他认为,“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是两回事”,美院的教授不应该仅仅做“披着外衣的艺术家”,应该真正去思考教给学生什么。李教授对美术教育有着自己的思考,认为介于艺术学与美术学之间,应该从感性中来到理性中去。在他看来,所有人都是可以学艺术、懂艺术的。在这个意义上,从事艺术教育的美术家门应该自觉超越职业教育的局限,把艺术教育当做自觉的艺术追求。
图为清华大学李睦教授台上分享《艺术的启示》授课心得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熊瑛副教授做了《课程思政视域下的艺术通识教学设计——以“大学美术”为例》主题报告。她认为艺术通识教育目标已经发生了从“教书”到“育人”的重心转变。在高校课程思政视域下,熊教授在课程中选用中西方经典美术作品强化学生视觉体验,同时采用多线式混合教学加强学生的探究与沟通,以打造学生的“立体式”学习体验。最后,熊教授分享了课程的初步成效,以及课程对非专业学生审美自信教育的心得。
图为华东师范大学熊瑛副教授台上分享《大学美术》课程执教心得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张琳老师在现场弹唱了优美动听的《陋室铭》古琴曲后,开始了她“古琴通识课”的经验分享。这门课程分“古琴演奏”与“古琴文化”两个单元,延续至少两个学期。前者又囊括古琴雅集、毕业音乐会、读书会等多种表演形式,后者则有古琴雅集、琴学讲座、场馆学习等多种文化体验。课程以《琴史》为理论依托,将古琴文化分为“琴器”、“斫制”、“操缦”、“琴谱”、“琴曲”、“琴派”“琴道”七个专题,为学生营造古朴典雅、文人君子之风的文化氛围,更将古琴文化、艺术课程、审美教育等多元素完美融合在了一起,让学生深深地感知了美、主动地创造了美、不知不觉地接受了传统诗乐礼教传承下来的乐美、德美、道美。
图为华南师范大学张琳老师台上分享古琴文化课程的实践经验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健教授从党和国家的美育思想和政策、国内外美育观念、国内外高校美育实践等方面分享了南京大学艺术课程团队就当前高校美育工作所撰写完成的调研报告。报告认为欧美主要大学的美育理念存在三大思潮(表现主义、重建主义、科学理性主义)、两大脉络(强调艺术自我表现的教育、强调艺术价值导向的教育),并产生了必修课模式、应用艺术学模式、生活浸入模式、自主学习模式、专业美育模式等五种审美教育模式。同时,在总结清华大学、中央美院、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等国内高校艺术课程总体情况之后,李教授重点以南京大学的艺术教育实践为例,给出美育课程建设应该有必要的机构设置、制定科学的政策性文件、重新规划课程体系等工作启示,为兄弟院校提供了建设性参考。
图为南京大学李健教授现场分享高校美育中国调研报告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朱建新教授以“另一种眼光看世界——漫谈电影在大学通识教育中的功能及实践路径”为题,以他所执教的通识课程“影视解读与实践·欧洲电影课程”为例,分享了该门课程在突破一般影视课程模式的建设过程中,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作欲望,并像新浪潮电影人一样去打破传统、发现自我为培养目标的课程建设经验。该课程引导学生“换一种角度看电影,换一种目光看世界,换一种方法教电影,换一种方法学电影”,通过周末讨论课、创新的课程作业和得力的助教,为在场嘉宾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艺术课程建设新路径。
图为复旦大学朱建新教师分享《影视解读与实践·欧洲电影课程》心得
另外,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毛尖教授在台下分享了开设通识课程“爱情文学课”的经验。她认为,文化自觉和艺术自觉是相通的,离不开情感。通过分析中西方现当代文学作品,让学生提高生命感知力、深化情感体验,是她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
下午的圆桌会议,由复旦大学艺术研究中心包春雷副教授主持。各高校参会老师以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接龙方式展开发言。大家讨论的内容围绕艺术通识类教师的素养要求、艺术类课程的教学成效、艺术类通识课程的授课心得体会和建设经验、高校管理层面对艺术通识课程建设的支持和扶助做法等,进行了真诚地对话,现场讨论气氛几度热烈。
浙江大学与会教师代表发言分享了自己执教《小提琴艺术》的课程实践情况,分享了自己线上讲基础知识和线下提升技能和高阶知识的混合课堂做法;武汉大学刘涛教授分享了该校艺术教育中心建设艺术类通识课程的做法,该校紧抓艺术门类的四类课程——戏剧、表演、设计和播音主持,辅之以大学生艺术团,打造了“艺术体验与审美鉴赏”课程模块;通过增加机构(艺术通识中心)、提升课程经费(核心课程20万元、一般课程5万元)、开设珞珈艺术大讲堂、配备艺术活动中心、开发线上+线下艺术教学模式、打通艺术通识授课教师的职称晋升渠道等全面保障武汉大学艺术通识教育的顺利开展;重庆大学与会教师代表提到了中国书法和绘画师资的难题;上海财经大学的教师代表分享了行业类高校在师资方面与相邻院校和区域行业院校的合作授课、开课经验;北京体育大学的参会教师代表则分享了电影课程与全球化的一些话题和授课感想;重庆邮电大学与会教师代表分享了自己在视觉表达等艺术课程的实践经验。会后,上海大学的王味之教授以文字形式反馈,认为“绘画和美术是艺术类同时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高校甚至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存在分不清专业和非专业的问题,普遍采用专业教育的方式教非专业学生,重技法和知识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兴趣,”对此,他认为中国非职业的文人画理念可能会给当前的非专业美术教育一些启发。
本次会议为全国开展艺术类通识课程的高校和教师搭建了交流平台。我院在学校教务部门的领导与支持下,也正致力于打造通识课程体系中的“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模块,以期进一步提升我校学生的审美素养。本次会议的召开,无疑为我校探索建构艺术类通识教育课程提供了重要资讯和有益参考。
扫下方微信二维码,可以重温会议现场直播实况:
更多信息,还可参阅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2019年11月13日官方网站的会议报道、“复旦通识教育”微信公众号的会议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