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兰亭2023-12-24 08:30河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通识教育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内容堆砌穿插,而是以价值为导向进行的内容整合创新。在这方面,寻求符合两者结合的科学路径,是文化保护传承和教育创新发展的重中之重。文章结合当前实际,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通识教育相结合所产生的价值进行了分析讨论,然后对如何开展以价值为导向的内容整合创新提出相关的路径建议,旨在丰富文化与教育结合的路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价值分析
充实通识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通识教育是对各学科领域的一些基础知识和价值观进行的教育,其中包含的重要模块之一就是传统文化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通识教育结合起来,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认同,以及浓厚的家国情怀和顽强拼搏的不懈奋斗精神等内容深刻融入到通识教育中,增加通识教育内容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有更扎实的素材内容支持。
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底气。对于学生而言,拥有强大的文化自信,可以使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与他人互动,更好地参与到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活动中。故而,培养学生强大的文化自信,是通识教育的重要关注点。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在几千年的民族发展历程中真切感受到文化的强大与活力,增进学生对通识教育中文化自信观点的认识、理解与认同,塑造良好的文化自信,也可以为学生通过时间、空间、人物、事件等要素的变迁,形成动态、发展的文化认知,进而产生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文化发展观念和文化信心。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是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体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所在,只有传承与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够保证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核心文化实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通识教育相结合,是借助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出独特的、精华的内容。
开展通识教育,使学生能够在教育中感受文化的魅力,接受文化的洗礼,进而形成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能力,最后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活动中。通过这种教育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本人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发展者,同时还可以借助学生的作用力,使其他更多人参与到文化传承与发展活动中,壮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实力,推进文化的持续传承与发展。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路径分析
开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栏专栏教育指的是在通识教育开设专门的栏目或板块,集中深入探讨特定主题或领域的内容。在通识教育中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栏,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更深入、更专业的学习平台,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拓展以及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同时,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多元社会并积极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交流。
在通识教育中,教师应综合考虑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栏,以专栏的专门性和系统性深化学生对文化的认识、理解和把握。在专栏主题和内容设计中,教师可以从哲学、艺术、历史等学科领域入手,确保专栏内容与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契合。在专栏教学中,教师可深入解析文化内容,并适当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讨论,做到学中思、思中学。
而且,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彼此之间分享自己对文化的认识和看法,将思考、学习的成果通过输出的方式加以强化,增进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例如,教师可以设立“唐宋八大家”专栏,重点从社会背景、文化传统、个人经历等方面出发,对八位代表性的散文家的创作风格产生原因、代表作及其特点,对后人的思想启示和文化传播价值等进行详细的讲解当然,教师还可以跨学科整合,将传统文化与不同学科联系起来,促进学生跨学科的认识。
在课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通过搜集相关素材、撰写学习心得等方式,对专栏所学内容进行升华。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只有掌握大量的与通识教育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才能够熟练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通识教育的结合。但现实是,虽然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较为广泛的认知,但由于相关素材过于分散,且缺乏以通识教育为主题的系统性整理,导致教师在素材获取和使用方面面临较大的挑战。
为此,教师就需要结合实际需要,广泛而深入地搜集和挖掘相关的文化素材。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场馆获取相关素材。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等与文化相关的场馆通常收藏了大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包括古籍、文物、艺术品等素材。教师可以定期参观这些场馆,查阅古代书籍、手稿、绘画、雕刻等,从中获取丰富的文化资料。
同时,教师也可以与场馆专业人员合作,了解如何获取相关素材,并借助场馆提供的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进行古籍阅读、展览观摩等。其次,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检索获取相关素材。互联网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教师可以通过各类搜索引擎和专业网站进行关键词检索,查找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源。
例如,在开展“节气”文化内容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以“古代节气”为主题词,检索互联网上与节气相关的传统文化素材。最后,教师可以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获取素材。教师可以抽出专门的时间走访乡村、古迹、庙宇等地,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获取被遗失的一些宝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并与老一辈交流,听取他们的口述资料,也能获取珍贵的文化信息。
通过以上几种渠道,教师可以获取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为通识教育提供多样化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挖掘素材时应注重权威性、可靠性,确保所选用的资料能够反映真实的历史和文化情况,为学生提供准确的知识和理解。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场景受历史变迁因素的影响,大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目前只能够以文物、书籍等静态的形式存在,这使得教师在通识教育中使用的文化素材多是一些静态的文字、图片,很难持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因此,教师要结合通识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需要,不断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的场景,使文化素材真正“活”起来,主动走进学生的内心。首先,立体动态复原呈现文化细节。虽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是以文字或者书籍,静态、分散地存在,但是,教师可以借助相关技术方法,通过动画、模型等方式将文化人物、故事和场景等以立体且动态的方式进行复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的活力。
例如,通过动态模型展示古代市场的繁忙场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历史中,感受文化的变迁与发展。其次,组织开展现场参观。近年来,以地方文化为背景的传统文化展演活动不断增加,这些活动中充分吸收、展示了地区性、民族性的文化精髓,是很好的通识教育素材。教师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地安排学生实地观看这些节目,亲身感受文化的魅力。
当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如博物馆、古迹、庙宇等场所,学生可以亲身感受文化遗址的氛围,观赏真实的文物和艺术品。最后,虚拟场景体验。为了更加生动和形象地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分散的传统文化内容以虚拟的方式呈现出来。在这个虚拟空间中,学生可以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更加直观地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历史人物进行虚拟互动,甚至参与到历史事件的再现中,从而在实践中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主题的虚拟场景,如古代书院、皇宫、民间村落等,将传统建筑、服饰、乐器、书画等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风采。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传统音乐、舞蹈、戏剧等表演艺术融入到虚拟场景中,增强学生的文化体验感。
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与转化能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目的之一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教师在通识教育实践中,既要关注学生了解到、学到多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又要关注学生所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对其行为产生的影响有多少,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长的成果。
在这方面,教师要重点培养的就是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与转化能力。首先,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通过深入探究特定的主题、问题或议题,并通过调查、分析、实验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从而形成有关这一主题的深入理解和新的见解。通识教育中,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如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将传统价值观转化为现代生活中的实际行动等课题研究。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这一主题进行系统的课题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互联网资料,以及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全面收集和了解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价值内涵以及在当代社会中的表现和影响。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学生可以形成自己对于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如何将其创新转化应用到现代生活中的独立见解。
其次,开展文化创意活动。在通识教育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文化创意活动,鼓励学生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创意中,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设计创意手工艺品、文化主题T恤、数字艺术作品等,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此外,还可以举办文化创意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力和创造性,让他们在比赛中展示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创新转化能力。
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点保护和传承的“财富”,与通识教育结合有现实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分析发现,两者的结合,不仅可以充实通识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增强学生文化自信,还可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而在现实的通识教育中,要想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与之结合,就需要在课程教学中开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栏的同时,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场景,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与转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