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行稳致远 ——“亿心向黔”实践队 师生基层实践行动服务(五)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讲话时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的一项战略任务,要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有鉴于此,89日,贵州大学阳明学院“亿心向黔”实践队成员在各自的家乡开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湿地公园是地球之肾,湿地开发要以生态保护为主,要让湿地公园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意空间”。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贵州省首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平均海拔1140M,年平均气温14.9°C,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湿润,空气清新宜人,具有生态“大氧吧”、天然“大空调”的美称。但由于有些游客的“随手一扔”或是“大意一丢”,总会给湿地公园添加一些“五颜六色”的点缀。为此,实践队队员杨本丹、石颖、赵佳佳前往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开展志愿服务。三位队员先是沿着公园内花溪河边走,对目之所及的河道里的垃圾进行清理。河里主要是游客扔的塑料瓶、塑料袋等白色垃圾,河岸边的伸手可及,但是河中间的就是个难题了。正当大家犯难时,石颖灵机一动看到了竹林里的废弃竹竿,便借用竹竿打捞河中间的白色垃圾。清洁工人看到了直夸“小伙子,你太厉害了,帮了我大忙了。”沿着河走到孔学堂那边,河里的垃圾基本也拾的差不多了。随后,三位队员又折返回来,道路、花圃、树林里的白色垃圾进行拾捡。

将湿地公园的垃圾清理完后,三位成员下午又继续前往贵州大学东校区开展美化环境、卫生整治活动,赵佳佳撕校内墙上旧广告杨本丹清理校园内路边以及草地里的果皮纸屑,石颖给垃圾箱旁的垃圾“扫除最后一公里”等为广大师生营造了更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更是为严防疫情反弹进校园做好卫生安全准备。

 “我们生活的大山就是我们的公园,”生活在乡村的王丽队员说到,“我们没有专门的环卫工人去帮忙,我今天就去给我们的公园洗洗脸。”于是,她带上垃圾袋便向家后面的大山走去,沿着山路把目所能及的白色垃圾拾入垃圾袋里。期间还偶遇了一些上山干活的村民,他们有的把使用了的农药、化肥垃圾袋随手一扔,有的不解的问“这大热天的,你是不是找罪受”。每每这个时候,王丽就停下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精神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传耐心的传达给他们。对于试图开荒垦荒的村民,她也主动劝说他们要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发展的短视做法。我们必须坚持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后代的生存与发展着想。

除了身体力行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之外,石重慧队员结合本村实际开展了对黄平县旧州镇大碾房村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实地调研。通过对大碾房村的副书记雷帮杰级、村委会委员会长刘金贵和生态文明产业的工人杨兴国关于本村的生态文明产业的相关情况的访谈,她了解到,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村党支部理清思路,带头成立了顺鸿经济林木合作社。通过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等模式,实现了统购统销、资源整合的销售渠道,真正做到与群众利益共享,推动乡村振兴。该村因地制宜,以该村多低缓丘陵、降水充沛、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等条件种植猕猴桃据副书记所说,该村一共种植了300亩猕猴桃,每年产量大概有8万斤左右,除去相关费用,毛利润也能达到25万左右。而且扶贫相关产业种植猕猴桃的同时也带动大家养殖猪种植马铃薯、优质水稻等,多方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奔小康工人杨兴国说∶"每天都能够赚个80块钱,离家又近,也方便照顾家里。"

 “风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生态文明建设是千年大计,事关国家安全,事关永续发展,事关民族未来。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需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一茬接着一茬干。以生态振兴推动乡村绿色发展,还得不断探索尝试,做好生态扶贫与生态振兴的接续文章。新时代,新青年,要用于担当,主动作为,努力为美丽中国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作出应有贡献。

(图为实践队成员石颖在河边打捞垃圾)

(图为实践队成员杨本丹与石颖在花溪公园园里捡垃圾)

(图为实践队成员王丽在山上清理垃圾)

(图为实践队成员赵佳佳在撕除墙上的旧广告)

(图为实践队成员石重慧在对村副书记雷帮杰级、村委会委员会长刘金贵进行访谈)

编辑:杨秀竹

图片:杨本丹、石颖、王丽、赵佳佳、石重慧

审校:叶 明 颜志敏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邮编:550025    邮箱:ymc@gzu.edu.cn
电话:0851-88202014    传真:0851-88202014
网站备案号黔ICP备050006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