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行的力量,小村寨的蝶变记 ——阳明学院步履飞扬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走进化屋村
学悟青春视角,“黔”行步履飞扬。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7月23日至28日,贵州大学与中国民航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在校大学生共同组成的“步履飞扬”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足迹,走进黔西市苗族乡化屋村。开展了为期5天的以青春“黔”行,扬“习”思想为主题的“学思悟”宣传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出征仪式 大礼堂合影
化屋村原名“化屋基”,意为“悬崖下的村寨”,在2015年搬迁之前,是一个被悬崖峭壁阻隔的小山村。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一系列的惠民政策持续精准发力,化屋村大力发展苗绣、黄粑、旅游业等支柱型产业,解决了交通难题,成功实现脱贫。
团队跟随着总书记的脚步,通过发放30余份调查问卷、走访10余户当地农家,以青春视角记录感悟着这里发生的巨变。
通村公路,连通小村“致富梦”
初见化屋,乌江百里画廊在盘山公路中渐显,碧波如黛,诗情画意扑面而来。行车途中,不远处磅礴的大桥横跨两岸,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听当地的司机马师傅介绍道,这是世界第五大的鸭池河大桥。马师傅回忆到,以往村寨隔河相望,“见面靠走,招呼靠吼”,山路蜿蜒盘曲,四面峻岭围村,出行基本只能靠水路。但如今不仅有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公路也通到了家家户户门口。通村公路让人‘流’入乡,物‘流’入村,钱‘流’入户,乡寨变成游览地,三分之一的居民都吃上了“旅游饭”,前途也越走越新鲜。
针线飞扬,绣出红火小康
作为黔西市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苗族村寨,化屋村苗族刺绣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大放异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一针一线秀出来,何其精彩!”,时隔一年,当我们走进苗绣街,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仿佛依旧回荡在化屋村苗绣车间里。
杨文丽是化屋村苗绣非遗文化的领头人。虽然是95后,却已经有20年的“绣龄”。怀揣着传承技艺的初心,2019年在外务工的杨文秀夫妇决定返乡创业。当问到化屋村近几年的变化,她动情地说:“现在马路通到每个人的家门口,非常方便。基本家家户户都搞起了旅游经济,吃上了绿水青山带来的红利。”杨文丽介绍到,现在苗绣迎来了发展新机遇,网络直播电商成为弘扬苗绣文化技艺与销卖新契机,“最多的一场直播,销售额达到5万多元。2021年上半年,我们公司收入更是达到50多万元。”而谈到未来,杨文丽认为当下最重要的是人才引进和与时尚审美相结合,只有大量引进专业设计人才,才能带领苗绣走出大山,走向国际化大舞台。
团队采访化屋村苗绣技艺领头人杨文丽 左一
在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杨文丽等人的共同努力下,苗绣产业蓬勃发展。2021年,化屋村实现苗绣销售额300多万元,带动20多位当地苗族绣娘稳定就业增收。小挂件、零钱包、眼镜盒,产品形式更加新颖年轻化,市场拓宽了,“指尖技艺”转型成了“指尖经济”,百姓手里的针线也愈发有劲儿了。
古法蜡染,开出致富新花
在化屋村的文化展览馆里,团队参观了蜡染制作工艺,一旁的成品构图饱满,造型精巧,寓意丰富。这是「苗族蜡染技艺」的魅力所在。
吴婆婆正在点蜡
展馆中吴婆婆正手持铜刀点蜡,布满皱纹的双手稳健而灵巧。迄今这位七旬老人已有近60年的制作蜡染经验,在车间凭借蜡染技术一个月2400元的工资,不仅养活了自己,也给子女养老减轻了负担。据吴婆婆介绍,村中像她这样靠传统技艺创收的老人还有很多,只是谈到传承,阿婆流露出些许失落,“现在年轻人愿意学(这门技艺)的太少了”。
这些跃动于布间的传统纹样图腾,充满了古老的神秘色彩,和光怪陆离的文化想象,将其更好的延续传承下去是化屋村蜡染人们的共同愿望。
香甜黄粑,包出幸福村寨
一张张良姜叶,包出化屋村民们更加甜甜美美的生活。25日,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化屋村的黄粑制作工厂。员工们身着齐整工作服,手速飞快,翻动间一个黄粑便瞬间成型。彭经理介绍道,目前厂日销量近两千件,已带动30多位村民实现就近就业。黄耙结合化屋村本地旅游资源,已经成为了化屋村一张响亮的名片,村民们秉持着“要富一起富”的初心,携手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起来。
26日,我们走访了赵玉学先生的家,2016年,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赵玉学同其他41户村民一道,搬离了生活几十年的穷山窝,住进了位于乌江源百里画廊景区的安置小区里。一年多来,赵玉学家依托化屋村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特色民族文化开起了农家乐,地道的农家饭和手工制作的糍糯黄粑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日子越过越红火。
碧波长流,难忘亲切嘱托
在27、28日的沿河调研时,我们了解到,在村民的记忆中,乌江曾因部分流域治污形势严峻、时常散发恶臭被老百姓戏称为“污江”。2018年化屋村积极响应全面取缔网箱养鱼,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等措施,推进乌江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在化屋村党支部书记许蕾看来,正是遵循了总书记的嘱托,化屋村才得以凭借乌江流域的良好生态,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为了呵护这一江绿水,化屋村拆网箱、控排污,全面保护河道生态环境,牢牢守住了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
如今化屋村已经实行了快两年的禁渔政策。以前靠捕鱼为生的村民说现在他们不仅不打渔了,还会自发的去河里打捞垃圾。尽管每次清理都费力费钱,但他们也乐在其中,因为这是美化家园环境和令游客满意的“双赢”。经过多年的努力,今日的乌江彻底告别了网箱鱼,碧若琉璃,沟壑清幽,以秀丽如画美景迎远方客。
据了解,近日化屋村合作社还举行了分红仪式,为入股抱团发展的258户村民发放了 60万元现金分红。村民拿到分红激动不已,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如今乌江早已告别“污”江,绿水长流,昔日的麻雀寨也已成功依靠“三黄”等支柱产业“摘帽”蝶变为今朝的安居园。此次三下乡,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深切挂念的地方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化屋村民们以勤劳坚毅的精神绣出了红火的日子,包出了化屋村香甜软糯的明天,这是值得我们乃至全体贵州新时代发展大道上奋进拼搏的人们欣慰的优秀答卷。我们的学悟征途仍在继续,青春“黔”行,步履飞扬,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光辉指引下勇毅前行。
图文:刘泠梓茵
一审:胡玉群
二审:王欢喜
三审:叶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