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期溪山书会“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活动顺利开展

冬日共研,追梦书香。20241129日下午14:00,阳明学院第十四期溪山书会“如何阅读一本书:方法让阅读变得轻松惬意”读书活动在南校区溪山书房成功举办。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加强阅读认知,提高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方法,体悟阅读重塑思维的重要性,并向全院师生发出阅读赋能生活和学习的倡议。本次活动由贵州大学阳明学院通识教育教学部承办,贵州大学贵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高端智库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罗凤鹏担任主讲嘉宾,阳明学院团委书记喻立老师主持,向开明老师协助组织,阳明学院九十余名一年级新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罗凤鹏老师凭借其深厚专业背景和亲切随和的语言,将现场带出轻松活跃的气氛。

罗老师从教学目标、考核形式、作息时间等多方面比较分析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区别,重点指出大学生应以淘金式思维代替海绵式思维进行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必要性。

为了分析读者类型的差异性和阅读类型的区分度,罗老师给出以下五个选项:读得久?读得快?读得多?读得懂?读且评?帮助大家认识到自己的阅读类型,如娱乐消遣、获取资讯、增进理解等。罗老师进而重点分享了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等多种阅读层次。他强调,阅读层次是渐进掌握的,上一层次包括下一层次阅读法。

随后,罗凤鹏老师以书籍《物竞天择》和众多畅销书以及现场随机抽取的书籍《三十六计》为例,进一步阐述了淘金式阅读的方法。在他看来,摆脱文盲状态的基础阅读能够让人们理解书本内容,检视阅读方法的最好途径,是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完整阅读整本书,并理解这本书在谈论什么;而阅读的真正意义,则是无限时间内能够完整阅读本书,并清晰认识到是如何理解这本书的,重在分析阅读、深入阅读和思考阅读,如此才能达到提炼观点、吸收不同思想进而针对性吸收和再创造的主题阅读境界。

罗老师认为,分析阅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了解范围,即回答“本书谈什么”的问题,需要知道自己读的是哪一类书,能够用一个句子或一段文字叙述整本书内容等。二是理解内容,即回答“作者是如何写出来的”的问题,需要找出重要字词,透析作者意图,并能够找出其中主旨,进而构建出整本书的逻辑框架。三是会带“这本书怎么样”的问题,需要用批判者的眼光审视整本书,思考书中观点与生活实际的关系,这便是评论者或者书评作家的工作。罗老师鼓励大家,这是是需要大量时间与精力才能达成的境界,达到这个阅读阶段难度较大,但如果大家在阅读有意识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就一定会越来越靠近这个目标。

读书会上,罗凤鹏老师分享了自己学习《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体会。他说,读书的意义不在于记得多少,也不在于掌握了多少知识,而重在阅读中分析、提取、概括、总结、思考的整个过程。通过这些过程,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家待人处事的观点看法和行为方式,从而滋润和涵养人生。

讲座最后,罗老师寄语大家:“要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聪明的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分享,帮助大家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能够选用更科学准确的阅读方法提升读书效果。

问答环节中,同学们围绕“电子书和纸质书的抉择”、“专业书籍阅读困难”等话题进行了积极提问。罗老师结合自身亲身经历,详细耐心地解答每个问提,提出了认识自身阅读层次、寻找之相适应的书籍等看法。

问答结束后,罗老师根据书籍主题与个人兴趣,将通识教育教学部准备的书籍赠送给三位提问同学。最后,主持人喻立老师对罗老师表示了感谢,感谢罗老师带着同学们进行了一场关于阅读的深度思考和探索,同时也鼓励同学们将在此次活动中学习到的方法用于实践尝试,做到学以致用。在全场师生的掌声中,本次读书活动在合影留念后圆满结束。


文字:袁诗航

图片:王萌 袁天件

 一审:刘凤霞 喻立

  二审:任秋菊

  三审:叶明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邮编:550025    邮箱:ymc@gzu.edu.cn
电话:0851-88202014    传真:0851-88202014
网站备案号黔ICP备050006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