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老师主讲《阳明心学导论》课程班级到阳明祠开展现场教学

2024126日,贵州大学阳明学院工商类2401班和2402同学们,在《阳明心学导论》课程任课教师黄河老师带领下,怀揣敬仰之心走进历史悠久的阳明祠,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场实践教学活动。此次活动将课堂搬到实地,目的是让学生们在体验与感悟中更深入地理解阳明心学的精神内涵。

下午230分,师生们准时从南校区集中出发,伴随着充满期待的讨论声,车辆缓缓驶向阳明祠。初冬的阳明祠显得古朴而庄严,松柏环绕,银杏金黄,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氛围。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的阳明祠,是为纪念王阳明而建的专祠,由阳明祠、尹道真祠和扶风寺三部分组成。

到达目的地后,黄河老师带领学生们穿过“扶风”石雕照壁,走过石砌游廊,直至王阳明先生的祠门厅。在这里,黄河老师结合课堂上讲过的知识,用生动的语言和详实的史料,为学生们进一步阐释了王阳明先生“立言、立功、立德”的非凡成就。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黄河老师详细展现了王阳明在学术思想上的开创性贡献、在军事策略上的传奇故事,以及在道德修养上的楷模形象。这不仅是对王阳明精神的全面回顾,也是对儒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理念的生动诠释。

随后,同学们紧随黄河老师的步伐,深入桂花厅和享堂,参观了关于王阳明先生生平事迹的专题展览,并了解了阳明学派后续的发展。展厅内陈列的珍贵文献、书法拓片和画像雕塑,无不体现出这位明代思想家深邃的精神境界。黄河老师清晰而生动的讲解穿插其中,将史料背后蕴含的思想火花一一道来。

同学们在展品前驻足凝视,积极提出问题,与老师深入交流对阳明心学的理解和感受。自古堂前风雅,今有学子勤思——浓厚的学术氛围在展厅内弥漫,思想的碰撞与共鸣在这一刻愈发清晰可感。

集中讲解结束后,同学们自行在阳明祠内自由参观。他们徐徐穿行于陈列室与展厅之间,不仅关注历史遗物的形制与意义,更用心去体悟王阳明思想的精神脉络。他们或低头沉思,或互相讨论,或向老师请教,脸上洋溢着好奇与钦佩之情。

临近归途时,不少同学纷纷表示,通过此次现场教学,不仅更为立体、深入地理解了王阳明先生的思想体系,更在心灵深处受到了启迪与震撼。比起单纯的课堂讲授,这一次的实地教学让他们得以亲历环境的浸润,在历史场域中感受哲思的回响。活动结束后,师生们在祠前合影留念,将这一刻的思索、收获与感动,凝聚成珍贵的回忆与共勉的起点。


全飞艳 马艺珈

一审:黄河

二审:胡玉群 任秋菊

三审:叶明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邮编:550025    邮箱:ymc@gzu.edu.cn
电话:0851-88202014    传真:0851-88202014
网站备案号黔ICP备050006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