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星”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开展心理健康 教育能力提升培训分享交流会

进一步提升学院辅导员队伍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借鉴其他高校心理育人的宝贵经验。1219下午阳明学院“启明星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在南校区同渊楼201会议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培训分享会,学院辅导员张琼丹、涂静两位参训老师进行分享。分享交流会由工作室负责人王爽主持,工作室全体成员参与交流

张琼丹逐一分享了培训听取的四个专题报告。由《心理健康问题的时代诠释》展开,说明当前大学生和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有待大力提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反对“诊断主义”“还原主义”“教育万能论”三种“本本主义”倾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辅导员谈心谈话的理念和基本框架》阐释“谈心”的理念,强调要关注学生状态,进行有效沟通;提供谈心的基本框架:建立关系、确定问题、解决问题、正常化和总结。《心理危机识别与应对》详细介绍了危机干预流程、与急救人员以及警察沟通的正确方法、舆情事件的应对方式。并从“防患于未然”的角度给出识别心理危机信号的“危险因子”,建议老师们要帮助学生建立更多与社会的正向联系。分享最后,以《理性平和心态培育》结尾,呼吁老师们持续学习与自我提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整合资源与协同合作,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持续提升。

涂静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难点与矛盾出发,介绍四种易导致心理问题出现的家庭教养模式:专制、权威、忽视和放纵,强调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解读《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并分享两所高校心理健康促进的实践经验。扬州大学 采用系统性大健康教育模式,强调“两全”(全员参与、全过程渗透)和“两侧重”(对不同学段和责任人进行差异化责任划分)。同时,利用不同专业的特点和优势,打造“园艺疗法”“艺术疗法”等“心育”模式。西南大学致力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青+空间”,通过讲座、参观、量表测评、团辅等方式健全新生心理健康筛查与反馈机制,打造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中心硬件平台,以“五育并举”的方式促进心理健康,以智慧服务的联动增强育人活力。

本次分享交流会传递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沿知识和实操技能,展示了多所高校心理育人的丰硕成果,为辅导员队伍注入了新鲜活力与专业力量。工作室成员纷纷表示,未来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专业的技能,投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中,为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图、文:王爽

     一审:谢佳

     二审:任秋菊

     三审:周昌洪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邮编:550025    邮箱:ymc@gzu.edu.cn
电话:0851-88202014    传真:0851-88202014
网站备案号黔ICP备050006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