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辈引领】熠熠青春逢盛世,踔厉奋发正当时——自科学子的奋斗底色(2)


追逐梦想的征程上,都是亟待登攀的高峰。阳明学院的学子在阳明先生“知行合一”思想的影响下,展现了良好的风貌。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为鼓励同学们奉献青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邀自科学部的部分优秀学子分享学习和生活感悟,与大家共勉。

 “突破,相遇,坚持”

陈静怡  旅游管理2401班 所修课程加权平均88.45

[书中自有黄金屋]

问及“如果每天多给你一个小时,你会把它用在学习、娱乐还是睡眠上?”时,陈静怡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学习。她表示,自己常常感到知识储备不足,尤其是在图书馆时,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完成作业,很少有时间去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好的书籍是人类通往成功的钥匙,她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渴望通过阅读经典来拓宽自己的视野。”

[效率决定成败]

为了更高效率的提升自己,她推荐了好多“学习神器”。首先是“古诗文网”,因为格外热爱古诗词,她对这个网站情有独钟。此外,她还推荐了“中国大学MOOC”和“B站大学”这些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尤其是高校的完整课程和知识UP主上传的视频,能够帮助她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她的学习效率。

[突破,相遇,坚持]

回顾过去一学期的大学生活,用三个词来形容“突破”“相遇”和“坚持”。她解释道:“在这一年中,我打破了入学时对大学学习的未知与迷茫,找到了学习的方向,突破了原本只局限于课堂学习的边界。”在大学里,她邂逅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优秀博学的师长,还有各种前沿知识和多元文化,这些相遇极大地丰富了她的生活。现在有了明确的目标,并一直为之努力。虽然有时也会感到焦虑,但感谢曾经坚持的自己,并希望未来能够继续坚持下去。如果学习生涯是一部电视剧,我还处于‘刚入门’的阶段下一集的标题应该是‘科研’。我会坚守自己的初心,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和研究领域。”

 “你所谓的迷茫,不过是清醒地看着自己沉沦。”

丁彦心  文产2401  所修课程加权平均89.73

【小方法,汲取大能量】

当被问及有没有用过哪些比较有效的方法辅助学习时,丁彦心这样说:“我喜欢在睡前背书复习一段时间吧,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可以在梦里回忆学习内容,睡眠可以帮助巩固记忆,后面自己试了一下确实有用,然后第二天早上再复习一遍一般这样就记的挺牢的。希望这个方法也能帮到大家,提高学习效率!”

【坦然迎接新事物,成就更好自己】

这样一位品学兼优的女孩,在面对大学生活的不确定时,也深感忧心。谈及对大学生活的印象时,她说:“预期还是有偏差的,以前以为上了大学就轻松了,其实也没有,每个时间段依然有很多任务,包括小组作业,平时成绩,论文什么的,其实构成部分是比高中要复杂的,只是说大学生活学习方面确实要比高中格式化的自由一些。”这些不仅仅是她的心声,也是每一个大学生的缩影。尽快适应新模式下的学习方式,是走向成功的基础。

最后她用一句话激励我们:“你所谓的迷茫,不过是清醒地看着自己沉沦。”自己有自己的目标,就一步一步为实现自己的梦想打下基础,因此便不能让自己迷茫!


奋力一搏成就青春无悔,勤奋刻苦只为更进一步”

董禹博  物理2401 所修课程加权平均89.65

奋起直追

在大学校园这片充满活力却也容易滋生迷茫的天地里,摆烂的念头就像悄悄冒头的杂草,时不时在同学们心间蔓延。当被问到如何让想摆烂的自己瞬间清醒时,他陷入回忆,缓缓打开了话匣子。高一时,董禹博一直浑浑噩噩,成绩全班倒数第一,他仿佛迷失在青春的迷宫。高二的某一天,他终于猛然惊醒,下定决心要改变。

然而改变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周围的质疑与嘲讽如潮水般涌来。同学们那带着不屑的声音时常在耳边响起:“哟,董禹博,你还知道学习呀!”然而他并没有被嘲讽和困难打倒,反而咬牙坚持。终于,在高三的九省联考中,他成功逆袭,成绩一跃至全班第二。

这段高中经历,成了董禹博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也正因如此,从迈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他就时刻提醒自己,绝不再重复高中那段被质疑的灰暗时光,始终保持着积极进取的态度,一路向前。

勇于进取

回想起上学期,董禹博满是感慨。那时的他,面对全新的学习环境和课程体系,没有急于向他人求助,而是选择独自摸索。他在一次次尝试中犯错,又在一次次失败中总结经验。在谈到学习瓶颈如何突破时,他说:“在某一科目上遇到问题我会直接去问老师,如果是学习方法上的问题,我会去问上届的学长。”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无数次的试错,他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种勇于探索、敢于尝试的精神,恰似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了董禹博在知识海洋中前行的道路,成为他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他深知,只有亲自实践,才能真正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在未来的求学之路上稳步迈进,追逐梦想。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便觉长风浩荡。只有通过不断努力,站在更高的位置,才能更好地欣赏到人生中的美好风景。希望同学们积极向优秀朋辈们学习,一路披荆斩棘,不负青春!


   采访人员:刘盈赫 郑子寒 侯楚彬

   文字:刘盈赫 郑子寒 侯楚彬 冷亦暄

   图片:郑子寒 唐亚飞 刘宣含 石桉冉

   一审:何立影

   二审:任秋菊

   三审:叶明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邮编:550025    邮箱:ymc@gzu.edu.cn
电话:0851-88202014    传真:0851-88202014
网站备案号黔ICP备050006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