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领导杨未教授为阳明学院学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是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会议主要议程为审议并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社会发展布局指明方向。值此重要节点,10月30日上午,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杨未教授到南校区大礼堂为阳明学院学生开展以“聚焦发展成就 锚定未来方向”为主题的形势与政策课,授课教师及学生200余人现场聆听。


杨未老师首先明确了形势政策课的核心定位与要求。作为贯穿大学阶段的思政必修课,该课程区别于其他思政课程,重在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课程强调小学阶段侧重情感认同,高中阶段聚焦思想层面,而大学阶段更凸显政治属性,虽内容可能稍显晦涩,但要求学生抬头听课、低头思考,真正学有所获。
随后,杨老师以历史为引,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启动,到“十一五”起正式改称“规划”,这份国家中长期发展计划书始终指引着发展方向。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其内容涵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不仅是国家政策的总依据,更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等民生议题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评价“十四五”时期“极不寻常、极不平凡”,这一阶段我国制度优势持续巩固,各项成就硕果累累。
在“十四五”成果展示环节,一组组数据令人振奋。我国在航空制造、通信技术、科技创新等领域亦成果斐然,杨老师以自身经历出发,通过2007年与2025年使用手机通信便捷的对比,展现出中国5G基站广泛覆盖让跨境通信更便捷。
改革与开放协同推进,发展格局持续优化。国内大循环动力强劲,消费和投资贡献突出,网上零售连续12年全球第一;高科技新产品出口增长迅猛,外资质量不断提高。同时,杨老师还结合贵州实际与贵州大学的发展进行分享,指出贵州大学对外交流不断深化,在欧洲建立孔子学院,国家级人才持续增长;校内民主充分发扬,“幸福贵大”建设深入人心;文化创新活力迸发,贵大西校区红色跑道举措落地见效。贵州文化事业与产业繁荣发展,文博热持续升温,文创产品融合传统与现代,贵州村超等文旅IP火爆出圈;民生福祉不断增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就业形式丰富多样;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绿色低碳成效显著,贵州数字经济崛起,交通条件改善,文化赋能特色产品走向市场。


面对“十五”规划的新形势,杨老师客观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局部动荡、全球性问题、外部打压等挑战,同时也明确了我国拥有的制造业体系完整、人才资源丰富等优势以及现实困难。未来,国家将聚焦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深化改革等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至上等重要原则,稳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最后杨老师寄语全体学生,无论当前身处校园还是未来步入社会,新青年都需主动了解国家和世界发展方向,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国家命运有机结合起来,以昂扬姿态投身国家建设,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发向前。
课程结束后,哲学2501班王纯同学说道:“听完杨未老师的形势政策课,我既震撼于国家“十四五”的辉煌成就,也真切感受到学校的付出、责任与担当。作为阳明学院大一新生,我会紧跟国家发展步伐,遵循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向杨老师和贵大的所有的杰出青年学习,把个人成长融入时代洪流!”

本次形势与政策课系统解读世界格局演变大势,梳理“十四五”规划在经济、民生、科创等领域的显著成效,展望“十五五”发展蓝图与方向,为同学们明晰成长路径,更获得了同学们的热切回应,彰显了贵大对学生的深切关怀以及学校的良好教育氛围。
文:王 钦 图:徐驰宇
一审:史萌
二审:叶明
三审:罗聃宁
 
					